安徽主流经济门户
投稿地址:ahjjb2006@163.com
标题 作者
网站首页 > 省内 > 正文
片片绿叶绘就“富民图”
2025-02-25 15:19:57   来源:安徽经济网   作者: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 郑宇鑫   责任编辑:石大龙

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茶叶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茶叶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饮品属性,演变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安徽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2024年,全省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为902.35亿元。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省茶叶产量增长3%。以黄山为例,作为我省茶叶生产加工的重要区域,近年来,黄山持续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全链条、品牌化发展,现有可采茶园面积80万亩,2024年茶叶综合产值283亿元。安徽茶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书写着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茶叶变“茶业” 带动乡村振兴

茶山茶园,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的增长上,更反映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位于安庆市桐城市忽皮岭的茶山便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薄雾缭绕在山间,山峦若隐若现,坡上整齐排列的茶树宛如绿色的波浪,层层叠叠,绵延不绝,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宁静的画卷。

眼下,春茶的种植进入了关键时期,桐城市康之源家庭农场主崔高升每天都要通过数字技术实时监测茶树的生长状态,以确保今年茶叶的生产和茶园的经营。

“120亩茶园生产有机绿色茶,茶叶品控很重要,尤其是要保障茶树的生长。”崔高升介绍道。自他祖爷爷辈开始种茶,家中的茶园已有百年。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他潜心钻研茶叶种植管理和生产加工前沿技术,并成立农民合作社,注册家庭农场,利用安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专家团队力量赋能茶产业。

在崔高升的管理和带动下,桐城小花茶园基地被认定为“桐城小花地理标志农产品绿色增效示范基地”“安徽省示范合作社”“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等,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辐射带动周边茶农种植茶叶1000亩,户均茶叶年收入1.5万元。

作为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安徽茶产业一直是绿色产业的重点。2024年茶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900亿元,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茶农的辛勤付出和产业升级的智慧结晶。从种植、采摘到加工、销售,茶叶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创造价值,带动就业,增加收入。茶农们不再仅仅依靠卖鲜叶为生,而是通过参与茶叶深加工、品牌建设等环节,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崔高升与他的茶园成长为当地乡村振兴典范的过程,是安徽众多茶产业新农人带头致富的缩影。

茶区变“茶景”  链动一二三产

鲜花盛开,春景如画。日前,在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梅冲村,茶园里的梅花竞相绽放,漫山遍野的茶园与梅花、青山、民居交相辉映,吸引游客前来踏青赏梅,游览茶园特色,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为春日的乡村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据了解,该地以茶为媒,大力发展“春日经济”,积极打造“农业+生态+旅游”农旅融合新业态,将茶园种植与梅花点缀相结合,形成集梅花观光、茶园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农文旅综合观光景区,吸引力一众游客。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其在生态、文化、旅游和区位上的优势,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大篇章,不断擦亮安徽茶叶品牌,推动茶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在这一过程中,茶产业不仅是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更是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富创收的重要载体。茶叶种植园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茶文化体验馆吸引着八方来客,茶叶衍生品开发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祁门的“粽茶”、黄山的茶干、绩溪的绿茶锅巴,这些新意十足的茶产品销量走俏,网络订单应接不暇。一片小小的茶叶,串联起当地的一二三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今年我们农场将积极探索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将茶文化与旅游、休闲等产业相互结合,继续将‘桐城小花’的品牌打出去。”崔高升表示,除了在茶树生长上加强科学培管、在茶叶生产加工上升级前沿技术,下一步,他将积极探索“茶产业+”发展模式,继续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全新动力,为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从“叶”到“业”的转变,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缩影。当前,安徽正不断推进“三茶统筹”,即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结合,走绿色化、品牌化全产业链道路,不断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茶叶是我省重点发展的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之一,根据此前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我省计划到2027年,全省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要达到1050亿元。眼下,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产业融合,这片承载着千年文化的“绿叶”,正在绘就一幅新时代的富民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热词搜索:从茶 到茶 绘就 富春山居图

上一篇:“五个加力突破”2025安徽这样干
下一篇:图说 | 安徽民政这五年

最新资讯
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安徽省人民政府 | 安徽网信网 |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安徽省发改委 | 合肥市工信局 | 淮北市工信局 | 铜陵市工信局 | 芜湖市工信局 | 亳州市工信局 | 宿州市工信局 | 蚌埠市工信局 | 阜阳市工信局 | 淮南市工信局 | 滁州市工信局 | 六安市工信局 | 马鞍山市工信局 | 宣城市工信局 | 池州市工信局 | 安庆市工信局 | 黄山市工信局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人民网安徽频道 | 新华网安徽频道 | 中安在线 | 安徽网库 | 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 | 安徽新闻网 | 合肥在线 |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 | 安徽网 | 合肥网 | 安青网 | 安徽先锋网 | 安徽农网 | 江淮新闻网 | 万家热线 |
“清朗·生活服务类平台信息内容整治”专项行动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