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共建共享美丽乡村
苇菠村位于濉溪县百善镇北部,全村辖21个自然庄,人口7309人,耕地面积15000余亩。自获批2019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该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群策群力,科学谋划,分步施工,先后筹资700余万元,扎实推进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

宣传栏
落实责任,夯实建设基础。该村成立了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两位”干部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专班。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及时分解任务,各司其职,齐抓共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持每周到现场督导美丽乡村建设进度,对中心村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和明确要求。该村按照“科学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整合项目,形成建设合力。按照“政府补助一点,项目整合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该村积极开辟筹资渠道,全力保障建设投入;通过召开会议、现场办公、情况通报等形式,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危房改造、扶贫道路、水利兴修等建设项目结合起来,对美丽乡村中心村予以重点倾斜,形成了“政府主导、村组主体、群众参与”的资金投入格局,共整合各类资金700余万元,集中打捆投入。

休闲凉亭
党建引领,形成共建氛围。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发挥“党群连心站”和“村民理事会”的作用,采取抓两头、促中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发动党员在建设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发动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做好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努力形成共识,提高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知度、认同感、参与感。另一方面,采取“面对面”交流、分户走访动员等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对“观望户”“钉子户”的思想发动,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庭院整治工作,利用群众房前屋后闲置空地,村里购买树苗交由农户种植管理,签订合同保证绿化成活率。同时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并积极开展评选活动。通过这些举措,较好地推动了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共引导村民投工投劳200余人次、自筹资金1万余元。
整治环境,美化村容村貌。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程量大。该村统筹谋划,结合乡村道路畅通工程,实施主次干道路面硬化,原来一到下雨天的“水泥”中心路,换成了笔直宽阔的水泥路。村庄道路、沟渠沿岸、庭院和村庄周边广泛栽植各类乡土树,房前屋后建了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适度发展庭院经济。开展庭院美化行动,先后拆除老旧危房及乱搭乱建30多处,拆除旱厕40多个,在拆除的废墟上,分别修建了文化广场、议事凉亭、篮球场等休闲场地,安装健身器材1套。还新建了水冲式无害化公厕、垃圾中转站,投放垃圾桶40余个。疏浚原来的东西两个臭水沟800米。为改变垃圾随意堆放、焚烧造成二次污染的现状,村里的党员志愿者义务在村庄主要路段、公共场所进行日常保洁,对乱倒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并对产生的垃圾及时清运,村容村貌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倡导村规,提高村民素质。在美丽乡村建设后期,该村积极听取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结合农村的风土人情和村庄的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在村庄宣传栏醒目处悬挂,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规范。党员自发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平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活动;节假日开展农民篮球赛,播放弘扬新时代主旋律的电影,积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倡导广大群众讲文明树新风,知法守法,移风易俗,破除迷信。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苇菠好人”、“好媳妇”等创建活动10余次,开展道德评议活动,设立“身边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