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以“殷实民生福祉 塑造民政亮点”为2025年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打造四大“新高地”,全力以赴提效能、守底线、突重点、攻难点、创亮点,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民生保障,打造社会救助新高地。在创新“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新形式上下足功夫,着力加快构建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新格局。超前谋划配套资金,按标及时足额发放民生资金。提升精准救助水平,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加强部门数据共享,进一步强化线上大数据比对,线下“铁脚板”走访,做到“高效精准救助 因户因人施策”。探索建设“社会救助基层示范点”,严格落实“一次申请,分类审核认定”工作,加快“砀山县低收入人口档案”规范化管理脚步,进一步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同时,重点打造“温情救助”品牌,积极链接多元资源,持续推进“善行砀山”“社会组织助力民生保障”等温情帮扶项目,同频共振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截至目前,已发放民生兜底资金4770万元19.4万人次。
聚焦特殊群体,打造养老服务新高地。以困难老年人需求为导向,2025年将新建2个嵌入式养老机构和12个农村幸福院,养老护理员等从业人才培训169人。目前,该县已建成1个县级养老服务中心、2个嵌入式养老机构、15个镇级养老服务中心、165个村(社区)级养老服务站,10个农村幸福院,民办养老机构18个,养老总床位数达4395张,入住率常年保持在75%以上,形成“兜底+普惠+多元”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建立健全高龄、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视关爱服务机制,做到每周一探访每月一摸排,不断打通养老服务堵点和难点。常态化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活动,2024年评定星级养老机构22家,其中一星级5家、二星级17家。累计为行动不便困难老年人实施适老化改造3008户。同时,创新构建“全方位优化、全链条把关、全过程服务、全周期监管,对象识别精准化、项目内容标准化、工作人员专业化、服务内容精细化”的“四全四化”工作法,奋力提升老年群体幸福指数。
聚焦乡村治理,打造社会事务新高地。聚焦“区划地名、儿童关爱、养老服务、社区治理”四大领域,深入推进安徽省“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皖美护童”“第二批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验点”“第三批婚俗改革实验区”等试点工作。坚持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积极打造“五社联动”的社会服务模式。经统计,2024年度重新整理录入5629个乡村地名,规范设置路牌1145个、门牌21595块、乡村标志牌385个、乡村门牌357块;为118名儿童发放慰问金9.7万元、大礼包43个;投入10万元为困境儿童开展心理疏导、亲情抚慰、社会融入、安全教育等活动;投入50万元对村级养老服务站进行升级改造;积极倡导“零彩礼、低彩礼”,投入694万元新建“新风堂”3个。
聚焦作风建设,打造民政服务新高地。牢固树立“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境界标准,以“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民政铁军”为目标,深入开展“强作风、优服务、提效能”主题活动,重点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纪律过硬的高素质民政队伍,厚植为民情怀,在接续奋斗中跑出更好成绩,努力为人民群众交出“走在前、做示范”的优异答卷。强力提速提质推进在建项目进度,狠抓项目谋划储备。进一步做优殡葬管理服务,打造节俭治丧、生态安葬、文明祭扫“丧葬祭”三位一体的“逝有所安”县域模式。做细救助管理服务,稳步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拓展“互联网+救助寻亲”模式,切实保障救助对象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