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主流经济门户
投稿地址:ahjjb2006@163.com
标题 作者
网站首页 > 省内 > 正文
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安徽:追“新”逐“质”
2025-02-18 17:24:07   来源:安徽经济网   作者: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 田云泽   责任编辑:李舒欣

“创新链”紧密衔接“产业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必有之义。今年,安徽多地的“新春第一会”都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初春时节,江淮大地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的澎湃浪潮。在安徽,科技成果正在加速转化,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

锻造新质生产力矩阵

走进芜湖埃夫特智能装备生产车间,搭载自主研发控制系统的汽车焊接机器人正以0.05毫米重复定位精度进行作业。这家从奇瑞汽车装备部孵化出的企业,承接国家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产品已进入奔驰、大众等国际车企供应链,带动安徽形成涵盖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的完整机器人产业链。

安徽正以“科技强链”重塑产业版图:在战新产业领域,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光伏逆变器、智能可穿戴设备产量全球占比分别达35%和25%;在未来产业赛道,量子信息、空天信息、通用人工智能等6大未来产业启动布局,建成全球最大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合肥量子城域网”;传统产业通过“智改数转”焕发新生,海螺集团建成全球首个水泥生产全流程智能工厂,吨熟料煤耗下降3公斤,年减排二氧化碳超50万吨。

生物医药产业的蝶变印证着创新驱动的力量。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依托国产超导质子治疗系统,将癌症治疗精度提升至亚毫米级,已为2000余名患者实施精准放疗。随着安科生物的重组人生长激素、智飞龙科马的重组新冠疫苗等重磅产品上市,全省生物医药产业产值五年增长2.3倍,合肥高新区生物医药集群跻身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构建全域创新共同体

在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团队正与奇瑞新能源联合攻关800V高压平台技术。这个长三角首个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已集聚23家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促成技术交易额超15亿元。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与沪苏浙共建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4大实验室,联合实施76个重大科技项目。

全省创新版图呈现多点突破态势: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航母”领航,芜湖、蚌埠省级创新型城市“护卫舰”护航,10家国家级高新区“驱逐舰”协同。在皖北,阜阳复旦科技园推动农业大市向“智造新城”转型,丰原集团利用玉米秸秆制备聚乳酸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带动形成千亿级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在皖西,金寨县建起大别山中医药创新研究院,霍山石斛、灵芝等道地药材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提升5倍以上。

人才“栽树工程”厚植创新沃土。安徽实施“江淮英才计划”,建立“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股权激励”模式,累计扶持320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业。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创“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已孵化企业293家,培育出东超科技等一批掌握空中成像核心技术的“独角兽”企业。

科技成果加快“落地开花”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改革向纵深推进。近年来,安徽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引导前沿技术高效对接市场,让科技成果加快“落地开花”

在合肥高新区“中国声谷”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正在与美的集团工程师联合调试智能家电语音控制系统。这个由科研团队以作价入股方式与企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仅用三个月就完成了实验室技术到量产方案的跨越。

这正是安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突破。全省构建起“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竞争赛马”三位一体的攻关体系,在全国首创“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院所解题”的合肥模式。省级财政每年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沿途下蛋”式研发,建立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三首”产品保险补偿机制,为创新成果市场化应用托底护航。

量子科技领域的突破最能体现机制创新成效。本源量子公司依托中科大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构建“实验室—工程中心—产业基地”三级转化体系,成功研制国内首台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推动量子测控系统国产化率从30%提升至85%。在省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其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教学机已进入全国40余所高校实验室。

近年来,安徽依托其雄厚的科研基础和丰富的创新资源,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和实践探索,打通了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和应用。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安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热词搜索:安徽

上一篇:长三角“一地六县”社会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广德市召开
下一篇:我省启动2025年省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

最新资讯
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安徽省人民政府 | 安徽网信网 |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安徽省发改委 | 合肥市工信局 | 淮北市工信局 | 铜陵市工信局 | 芜湖市工信局 | 亳州市工信局 | 宿州市工信局 | 蚌埠市工信局 | 阜阳市工信局 | 淮南市工信局 | 滁州市工信局 | 六安市工信局 | 马鞍山市工信局 | 宣城市工信局 | 池州市工信局 | 安庆市工信局 | 黄山市工信局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人民网安徽频道 | 新华网安徽频道 | 中安在线 | 安徽网库 | 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 | 安徽新闻网 | 合肥在线 |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 | 安徽网 | 合肥网 | 安青网 | 安徽先锋网 | 安徽农网 | 江淮新闻网 | 万家热线 |
“清朗·生活服务类平台信息内容整治”专项行动举报专区